第三百三十八章余波(一)(1 / 2)

七品封疆 普祥真人 1062 字 2022-11-23

按照国朝规矩,地方官三年一任,每三年到吏部参与铨叙,根据表现进行升降。所在省的布政衙门,也会对官员表现进行评断,这也是吏部铨叙的重要依据。而像广东这种地方,在大明的政治版图里,算做边远区域,如果也实行三年一铨叙的政策,则地方官的时间就都浪费在了往来路途上,所以规定为九年铨叙一次。

不过规定是规定,实际上,大明朝所有的地方官全都在跑。大家都有自己的门路,没门路的也要跑个门路出来。如果谁真的蠢到相信这规矩,老实的在任上等到九年期满,那无非就是两个结局。

一是该员牧守无方怠惰公务,革职查办,摘印回家。二是该员勤于王事牧守有方,特准留任。总之要么滚蛋,要么继续在你的苦地方老实干下去,想要转迁腹里地区或是富庶之地,做几任太平官,为子孙后代留下份积蓄,还是做梦去吧。

李炎卿出身不过是举人,任职不过一年多,已经加了从五品衔。如果对比普通人,这算的上火箭般的晋升速度。按照正常流程,那他怎么也得再熬个十几年,才有可能得到晋升。而且由于他出身的关系,最多也就是做到广州知府的位子,再无晋升之理。

不过李炎卿是什么人?他是张次辅的女婿!得高标准严要求,能用普通人的标准做标杆么?这种晋升速度。对于香山知县来说,实在是太慢了,太过不思进取。太过保守了。

这些官场规则是针对其他人的,若是连次辅的女婿都受这种规则的束缚,那只能说明这种规则是错误的,是落后的,是束缚人才发展的,是需要改进的。再说以高拱对李炎卿的厚爱,等到九年任满。最好的结果也是继续在香山这个地方为百姓服务,再要是重用一下。怕是就要到蒙古去开疆扩土。

再说李炎卿等的起,张若兰等的起么?韶华易逝,红颜弹指老。若是真等到九年以后再进京,张若兰怕是早已相思成疾。一命归天。

张敬修这次也带了话来,让李炎卿学聪明点,别等着提拔,要自己表现表现,努力努力,去争取提拔。再说自己的妹子没出阁的大姑娘,天天养个孩子也不像话,还是赶紧去京师把仪式办了的好。

李炎卿如何不想赶紧去把佳人娶回家。不过之前张若兰有话,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弄巧成拙。这回有了内兄的话,算是有了定心丸,终于可以放心进京。只是香山是他的基本盘所在。不可能为了进京,就舍了老本,这里必须放下可靠的人坐镇。

这地方亲民官扔下自己的本职工作,跑到京里去讨老婆跑官位,闹大了肯定是授人以柄的大问题。但是如果讨的老婆是当朝次辅的女儿,那么这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县令也是人。也要结婚讨老婆生孩子的,这是人之常情么。谁还能说个不字?再说次辅的女儿连孩子都有了,不举行个婚事,还成什么体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