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渡过鸿沟 上(1 / 2)

战国征途 木林森444 3429 字 2022-11-07

高原和袁选离开桂陵去视查水军的情况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而就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大梁己经连续來了五份告急催促高原尽快出兵赶到大梁去坐镇显然是大梁的局势开始紧张起來魏增希望高原早一点赶到大梁去稳定人心

而在高原离开桂陵的期间凌风也带领斥候军将秦军的布置也摸清了五六分这时围困大梁的秦军己经超过了二十万在大梁城西布置约十五万而在大梁以东布置了大约有六七万军队分别在南北扎下了两个大寨

秦军的布置基本是环绕着鸿沟进行因为鸿沟是将大梁环绕在其中本來是大梁的一道外围防线但这时却成为秦国围困大梁的依托不过向大梁这样规模庞大的坚城如果沒有百万大军是根本无法团团包围因此秦军也只能依托着鸿沟围绕着大梁的周围建立几个居点控制住通向大梁的各条道路

而这也给代军救援大梁带來了一定的困难因为鸿沟上的所有桥梁都被秦军占领并派军守卫而代军要进入大梁就必须经过鸿沟才行而秦军当然不会让代军这样轻松的渡过鸿沟一定会趁着代军渡河的时候半渡而击因此这一次进军大梁也需要好好的计划一番于是高原也立刻招集众将商议

不过袁选在桂陵守的这几个月中也沒有白过己经把大梁周围把的情况都己经摸清楚了而且绘制了一份详细的地图因此众将到齐之后袁选将地图铺在桌孑上让众将观看

凌风指着开了地图的一点道:“这个地方叫逢忌口在大梁东南虽然河段较宽但水流十分平坦而且河床不深加上现在还沒有到涨水期因此人马都可以涉水过河”顿了一顿又道:“在逢忌口两岸附近有大片的树林和几个小山坡可以埋伏军队掩护渡河的军队而且这里离最近的秦军大寨也有差不多二十里路只要我们的行动迅速秦军接到消息赶过來的时候至少需要半个时辰那时我们早就渡过了鸿沟进入大梁地区了”

高原点了点头道:“观察得很细啊”因为鸿沟其实是一条人工河渠本身并不宽而且在运行上百余年以后因为泥砂沉积鸿沟的河床己经大大抬高有不少河段可以直接涉水过河这一段时间以來代军己经将可以涉水过河的地段全部都做好了记录因此可以选择渡河的地点有很多

姜桓武道:“骑军步兵都好办但我们的大队人马中还有近三百辆车辆如果这些车辆也涉水过河困难会大得多因此还是必须要搭建几座浮桥才行”

凌风道:“搭设浮桥也并不困难只要带足架设浮桥的材料和工具我可以保证在半个时辰内可以搭起三到五座浮桥來足够车辆过河了”

但袁选却摇了摇头道:“既然这里是渡过鸿沟的好地段那么秦军也不会放任不管一定会经常派兵在这里巡逻因此我们不可能有半个时辰的时间來从容的搭建浮桥渡河除非是我们不带车辆渡河”

高原摇了摇头道:“虽然我们是轻装出击但基本的辎重还是需要的因此不带任何车辆肯定是不行因此我们还是想想怎样渡过鸿沟的办法其实也并不难只要是我们能够争取到一段时间來最多半个时辰我们就可以搭起几座浮桥渡过鸿沟”

凌风道:“但秦军会给我们半个时辰的时间吗”

高原笑道:“怎么不行”他转向袁选道:“袁将军如果你是秦军的主将打算怎样攻击我们的渡河军队”

袁选认真的想了一想道:“我会让我们架好浮桥然后趁着我们半渡的时候向我们动进攻半渡而击”顿了一顿道:“而且可能是分别从鸿沟两岸分别进攻因为秦军的兵力足够而且他们渡河比我们容易因此一边实攻一边牵制这样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一些”

高原接着又问道:“那么袁将军会以那一边的进攻为主那一边牵制”

袁选道:“当然是以南岸实攻北岸牵制因为我们是先到达鸿沟北岸必然会在北岸先建立坚固的防御阵地并且埋伏下掩护的军队然后才渡河而我们在鸿沟南岸是刚刚上岸就算是列阵以待但仓促之间不可能建立起坚固的防御來如果秦军集中兵力主攻鸿沟南岸在北岸以牵制为主我们确实很难应对啊”

众将听了也都认为袁选说得很有道理因此想要顺利的渡过鸿沟并不容易

高原笑道:“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來思考我们抢先一步在鸿沟南岸事先埋伏下一支人马等秦军进攻我们渡河的人马时突然杀出就可以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到那时取胜的一方就是我们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