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两桶油的末日(1 / 2)

混世 洗剑 1188 字 4个月前

利嘉地产顶层的豪华的办公室中,袁朗坐在宽敞的沙发上,林芷曼则靠在袁朗身上,头枕着袁朗的大腿,躺在那里玩ipad。/

若是被利嘉地产的员工看到平时冷若冰霜的女总裁此时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躺在男人大腿上,估计都会惊的下巴合不拢吧。

“你瞧,真好玩,新闻说由于我们利嘉地产的原因,房地产市场又开始火爆起来了,这管我们什么事啊?”

林芷曼指着ipad上的一条新闻说道。

“这些人,不过是找个由头而已!不过他们这次是要失望了!”袁朗说,“他们恐怕做梦也想不到,红星实业收购利嘉地产只是为了几百套门面房吧!”

“你那可不算门面房了!”林芷曼娇笑了起来。

诚如袁朗所说,他收购利嘉地产之后,对利嘉地产日常的经营并没有做任何干涉,而是由利嘉地产现有工作人员中独立出一个“能源地产事业部”,这个目前的工作就是去全国各个城市购买临街地块,做类似加油站的东西,这个东西在红星实业内部被称之为“红星能源站”。

这是为红星实业电力汽车准备的,事实上即便以现在的技术来看,纯电力汽车也是有的,但销量很差。

其原因有很多,包括运营、观念、政策等等原因。

但说起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电池的原因。

买了纯电力汽车,且不说每天晚上都要充电的问题,就凭现在的技术,电力汽车满电也不过能跑两百公里左右,这就决定了不能出远门,汽车不能出远门,岂不是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功能?

而且电池这东西是有损耗的,最多两三年过去,电池蓄能能力就会降低到不堪重用,这时更换电池又是一笔昂贵的支出。

而袁朗“红星能源站”的建设,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他的设想,在县级城市,起码建造一座能源站;一般的地级市按照规模,一到三座不等;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再按照规模十几二十座都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袁朗是不准备在高速公路上设置能源站的,首要原因是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一个很封闭的利益群体,新人的入场费是很贵的,袁朗不准备去当冤大头;其次,红星新能源车一次充能后能够连续行驶24小时,这个时间从广州开到北京都足够了,何必在高速公路上再设置能源站呢?

等这些能源站全部建立好之后,红星新能源汽车也就会发售了,届时凡是红星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在能源站都可以更换电池,而不必自己充电了,比燃油汽车加油还要方便,更不必担心电池的老化了,当然这是要收费的。

费用袁朗是准备参照油价来执行的。

比如说当油价是7元时,一般排量的汽车百公里要花50元左右,而红星新能源车充满能源至少可以跑2000公里,换算成油费就是1000元。

当然,参照油价并不是等价于油价去收,经过相关人员的计算,扣掉电力、人员等成本后,根据地区工资的差异,袁朗只需要收取93至135元即能保本,多出来的都是赚的。

至于买地的成本,袁朗是不准备计算的了,地皮就在那里,又不会跑,算是不动产,就不用计入成本了。

最终袁朗对每块电池的定价是在200元,当然如果有车主在电池中还有电的情况下更换电池,费用也会按照剩余电力比例来减的,由于是生物电池,并不会存在太大的损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